雨后随想
时间:2015-06-11 阅读:次
外面淅沥淅沥的下着雨,混杂着轰隆隆的雷声,足以惊醒梦中人。隔着阳台望去,天灰蒙蒙的,看不到阳光,阳光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吸走了。远处的高大的楼房,高大的树,和宽阔的马路,都弥漫在朦胧的雾气中,不能自拔。而房内,我打了个哈欠,伸了了懒腰,不情愿地从床上爬了起来。
今天是高考第二天,看看现在的时间点,最后一门英语已经考完。两年前的今天,我正忙着收拾书包,行李,迫不及待的要往家赶。眼看着,高考结束两年了,大学生活两年了,而我却迷失了最初的方向,仍然蜷缩在巴掌大的角落里,不肯动身。
年少轻狂,的确如此,小学乃至初中,我上清华北大的梦就没断过,到了高中,骨感的现实如同惊雷一样打醒了我,而今,我已身在长理,而且读了一个文科专业。忆起当时的凌云壮志,现在只能暗暗惊叹当初的轻狂,并且只剩下惊叹了。大学两年,转瞬即逝,两年间,社团活动,学习竞赛,什么我都没有参加,不知道究竟怎么了,进了大学,不进反退。大概是小学五年级,那时候老师出了一副对联,虽然不懂什么是平仄,什么是对仗押韵,但我硬生生地接下了,记得当时老师公布“标准答案”,我对的下联只差了两个字,同学们的羡慕,老师的赞许,我的自信心近乎膨胀了,后来成绩平平的我,一跃而上,成了万众瞩目的全校第一。现在上了大学,平仄押韵的基本东西懂了不少,却再也没有勇气对对联。没有参加高考之前,只要学校的闹钟一响,我就会马上从床上蹦起来,只为了能够考上大学。现在就算是有课,可我仍然要拖到闹钟想了三次以上才起的来。迟到对以前的我来说,不可思议,而现在却已成了家常便饭。到底为什么呢?我百思不得其解,最后我归结为学习的被动性。
以前在家里读书的时候,督促我的除了老师学校的压力,更重要的是父母。每个周末回家,看到父母攒了一周的好吃的放在冰箱,宁可坏了,他们都不肯吃,非要等我们回来。虽然我的爸爸妈妈,他们不识字,我们放假回家,他们从来只知道让我们放松,可是看到他们的辛苦,这无形中鞭策着我努力读书,当初考大学,有一大半原因是为了我的父母。上了大学,看不到父母,每次讲电话报个平安就匆匆挂了,我潜意识里认为考上大学,父母的未来就有了保障,却忽略了读大学只是一个平台。而我,也就越来越在安逸中不求上进。
外面的雨仍然淅沥淅沥的下个不停,甚至云影湖上面铺的一条石子路也被雨水覆盖了,而我站在阳台上,透过重重的茂密的大树,看到了被吸走了的太阳的一缕微弱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