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来,这是爱情
时间:2015-10-19 阅读:次
十六岁,是一个朦胧的花季;十六岁,一个不谙世事的年纪。
她初识他,正是十六岁那年花开灿烂的季节。也许在十六岁之前便有过交集,但那不过是擦肩而过罢了。他未曾注意过这个年级里最不起眼的学生,而她也沉浸在对新校园的好奇中,无暇顾及自己科任老师及班级同学以外的人。
十六岁那年,她上高二,仍旧是年级里一个很普通的学生,而他是这个年级里受人爱戴的英语老师。高二下学期,也许是上帝的眷顾,她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,老师们开始关注她,被选为了班上的英语学科培优对象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作为整个年级的英语培优负责人的他,到她的班上找到她询问培优学习的情况。第一次近距离的谈话,她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那么大胆,在这个严厉无比的老师面前问个喋喋不休,大概是第一次的相识,她便感觉到他的亲切吧。就那一次,她牢牢的记住了这个老师,可他学生有几千,又何尝能够记得她呢。也许是学生时代的虚荣心(希望学校优秀老师能够关注自己)作怪,亦或是她真的爱上了学习。她开始往办公室里跑,向他请教各种学习问题,甚至偶尔在某一天的晚自习过后和他一起畅谈人生目标。一开始,他对这个没完没了找他“麻烦”的学生感到厌倦极了,然而她的开朗活泼,勤奋好学使他不得不开始关注起这个不起眼的学生来。因为有了他的关注,她便比以前还要努力了。她自己也说不上为什么会把他当作是自己学习的动力,只是一种琢磨不透的感觉就这样开始了。
转眼间她十七岁,十七岁那年,金榜题名与她绝缘,因此这一年成为了她的遗憾年。那年高考也许是因为题太过于简单的缘故,她比任何一次考试都考的要好 ,为此还高兴了好一阵子。但命运好像总是喜欢和她开玩笑,那一年的录取线比以往的任何一年都要高。希望落空,她走至郁孤台赣水江畔,望着滔滔江水伤心欲绝。当她决心要放弃一切结束自己时,她想到了他——那个给了她那么多关爱的他。于是她拨通了那个记了整整两年的号码。她并没有与他说她当时身处何处之事,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,不,是因为他没问。他作为一个优秀教师又在学习行政处任职,有忙不完的事情。她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过客,连正式的师生都算不上,自然不会问她这些小事情。而她也只问了一些关于复读的事情,听到她有复读的想法,电话那头的他显然很高兴,放下手头的事很耐心的告诉她要为复读做哪些准备,然后告诉她,在周末的时候可以单独给她补那些拉下的课程。原本对自己已经绝望并且发过誓绝不会去复读的她,因为他的一番话也许也是因为对青春校园的不舍,在犹豫中选择了回去继续奋斗一年。那一次,他救了她。从那以后,在她的心中更加感觉到他好像不止是她的老师了,但这种感觉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是什么:是感激、崇拜还是喜欢...
高四那年,恰好他也到补习班教书,那一年是他不再当年级组长了。对于她而言他没了年级组长的威风,却显得更加亲切了,更加的平易近人了。进入补习班的她,一切都是陌生包括她班上的老师,在适应新环境之前她能够交心的老师只有他。乃至后来和班上的老师都熟悉了,她有问题还是习惯去找他。在别人眼里的他,向来都是严肃,脸上没有丝毫笑容的。而唯独面对她的时候,他总是微笑着的,显得很快乐。也许是她天生就是一个能够给别人带来欢笑的人吧,也许是······那一年,是她人生中过得最快乐的一年,尽管这快乐不仅仅是因为他一个人,但至少也有三分之一是属于他的成果。在收获快乐的同时,她也收到了一份上帝赐予她的礼物——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。在即将离校的前一个晚上,他们在皎洁的夜空下相拥着离别,那一刻她仍然不知道这是一份什么情,她猜想着:要说是师生情,那该是有多么深厚的一份情啊,若说是爱情,却好像差了些什么。
就这样带着这份朦胧的感觉和对他的不舍,她去了一个遥远又陌生的城市。对于她的离去,他即高兴也悲伤,高兴的是作为一个有理想的学生,她终于张翅高飞了;悲伤的是她离开之后,相见便是遥遥无期了。来到陌生的城市里,她除了想念家人外更多的是想念他。每次接到他打来的电话,她总是要喋喋不休的说上半个小时,恨不得把自己在大学里的所有的情况都告诉他,与他分享在大学校园里收获的快乐,同时也向他诉说身处异乡所遇到的无奈。尽管如此,但他始终没有把爱说出口,这也让她对这份感觉始终无法定义。直到十八岁那年的生日,她收到了他寄来的生日礼物,在小礼盒的纸条里写着“I love you forever”。
那一刻,她明白了,多年摸不透的感觉,原来是爱情....